發布日期:2023-08-01
“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新能源船舶企業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7月22日-26日,武漢理工大學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新能源船舶”社會實踐隊再啟程,先后前往揚州、上海多家企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調研走訪、參觀實踐、座談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新能源船舶發展的重要性,建立專業自信和行業自信。
圖為實踐隊在調研江蘇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時的合影
圖為實踐隊在調研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時的合影
圖為實踐隊在參觀招商局郵輪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時的合影
聚“氫”匯“能”,明“理”增“信”
7月24日上午,實踐隊來到江蘇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調研學習氫燃料電池的產業背景、技術路線、核心技術和運營場景。活動期間,實踐隊參觀氫璞電堆產品和公司車間,學習氫能的發電原理、電堆的發電過程,在實踐中領悟了氫能發電的技術路徑和生產工藝。“在學校時,只是在理論層面學習過新能源知識,了解過氫燃料電池的技術,但這次到企業參觀時,有幸親眼見到了真實的設備,這使我對新能源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踐隊隊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大二學生夏思楚這樣說道。
圖為實踐隊參觀江蘇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車間
綠色“心臟”,“船新”動能
7月25日,實踐隊赴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調研。實踐隊成員們先后來到中船動力研究院臨港試驗基地、中船海洋動力部件專項試驗車間等地區參觀學習,深入了解新能源船舶發動機、傳動軸系、電力測功機等船用設備的工作原理,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觀察相融合。“原來這些不起眼的‘鐵疙瘩’就是能驅動百萬噸級的龐然大物的‘大心臟’,他們工作起來的時候,真是震撼。”實踐隊隊員、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一學生孫培楠感嘆道。
圖為實踐隊參觀中船動力研究院動力部件H19車間
向海圖強,筑夢深藍
7月26日上午,實踐隊來到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了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車間、綜合展館和民品展館。通過實踐參觀,了解到我國造船事業的發展,看到了我國先進的造船能力、一流的科學技術,深刻領悟了我國造船人的蹈厲之志和矢志不渝的創新精神。實踐隊隊員、能源動力專業研二學生張波龍表示:“老一輩造船人刻苦鉆研和埋頭苦干,帶領我國船舶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作為‘新船人’,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老一輩造船人的精神,不忘初心,做好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融合學習,持續將專業與行業相接軌,爭做船舶行業的“生力軍”。”
圖為實踐隊參觀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民品展區
進企習業,長技增才
7月26日下午,實踐隊走訪招商局郵輪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通過企業課堂,實踐隊成員們了解了以招商局工業集團為代表的船舶行業企業在新能源船舶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喜人成果,對船舶行業的發展和未來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實踐隊隊長、輪機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翟霖表示:“這一行,既加深了我對已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實踐應用技巧,更加堅定了我投身船舶行業的信心與決心。回校后,我會把我的收獲和感受分享給更多的同學,希望可以促進大家共同成長,一起為祖國的船舶事業做出貢獻。”
圖為實踐隊在招商局郵輪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參加調研座談會
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學生辦公室主任徐猛表示,在調研、參觀、實踐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了解了新能源船舶研究取得的卓越成績,看到了一代代造船人對船舶事業的熱忱,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見識,同時堅定了專業自信心和行業自信心。“下一步,學院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此次調研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分析相關的數據和信息,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和新能源船舶技術之間的關系和互動,結合發展實際,與相關企業和機構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關系,促進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轉化,多角度、多方面、深層次賦能行業發展和創新”
據了解,武漢理工大學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新能源船舶”暑期社會實踐隊堅持以大思政課堂教育和專業關鍵技術為牽引,帶領學生走近長江、走進企業,旨在引導學生在長江大保護的戰略號召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在新能源船舶企業課堂中學真知、長學識、增才干,增進對新能源、新能源船舶技術的了解,曾獲2022年湖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圖:徐子涵 ?文:劉一帆? 編輯:宋曉維、楊立泉? 審核:李春梅)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