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3-01
姓 名 | 劉愛華 | 出生年月 | 1978.2 | |
性 別 | 女 | 職??稱 | 副教授 | |
郵 箱 | Lah_hal@whut.edu.cn | 碩/博導 | 碩導 | |
聯系電話 | 13554078802 | |||
研究領域 | 智能運維、可靠性與維修性理論 | |||
個人簡介 | 劉愛華博士,現任武漢理工大學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智能運維、可靠性與維修性理論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持或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信部、交通部和企業合作項目等;在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8篇。 | |||
教育經歷 | 2006/09——2013/06,武漢理工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專業,博士? 2002/09——2005/06,武漢理工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專業,碩士? 1996/09——2000/06,武漢理工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專業,學士 | |||
工作經歷 | 2016/11——2017/11,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 2010/09——至今,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5/09——2010/08,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 2000/09——2005/08,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助教 | |||
科研項目 | 1.廣東省船舶產業聚集區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環境建設,工信部項目(在研); 2.設備運行與維護智能系統開發,工信部“智能船舶1.0”專項項目; 3.智能船舶仿真驗證評估技術研究,工信部“智能船舶1.0”專項項目; 4.內河綠色智能船舶動力系統應用技術研究,工信部“綠色智能內河船舶”專項項目(在研); 5.絞吸式挖泥船加氣輸送機理及系統參數優化方法研究,部省編號:5117914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6.船舶法定檢驗技術支持信息管理系統開發,交通部科研項目,; 7.內河客渡船舶事故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交通部科研項目。 | |||
代表性論文 及著作 | [1]劉寒秋,劉愛華,范世東,危衛.冰水兩相流管道沖蝕磨損影響與防護[J].表面技術,2019,48(02):109-116.(EI收錄) [2]劉寒秋,劉愛華,范世東, et al. 湍流作用下顆粒旋轉對海水管道的沖蝕磨損過程分析[J].船舶工程, 2019.? [3]Pei, Jie, Lui,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aximum erosion zone in elbows for liquid-particle flow[J]. Powder Technology,2018,333:?47-59,(IF=3.8) [4]Li Q , Li Y , Zeng G , et al. Differential privacy data publishing method based on cell merging[C]// 2017 IEE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ICNSC). IEEE, 2017. [5]劉愛華*、范世東、姚玉南,?基于D-S證據理論的維修類型決策模型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第32卷,第5期,153-156頁,2010? | |||
所獲獎勵 | 2010年,獲武漢理工大學優秀教案二等獎; 2009年,獲武漢理工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 | |||
國際交流 與合作 | 2016/11——2017/11,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 | |||
招生專業 | 碩士招生專業 | 動力工程、船舶海洋工程、輪機工程 | ||
畢業生 主要去向 | 高校、研究院所、企業等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