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do id="6no8i"></bdo><menuitem id="6no8i"></menuitem>
        <track id="6no8i"><div id="6no8i"></div></track>
        1. <bdo id="6no8i"><optgroup id="6no8i"><thead id="6no8i"></thead></optgroup></bdo>

          <bdo id="6no8i"><dfn id="6no8i"></dfn></bdo>

          徐海祥

          發布日期:2011-10-25

          姓 名

          徐海祥

          出生年月

          1975.11

          性 別

          職??稱

          教??授

          郵 箱

          qukaiyang@163.com

          /博導

          博??導

          聯系電話

          027-86555189

          研究領域

          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智能船舶、無人艇、水下機器人等)

          個人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智能船舶、無人艇、水下機器人、船舶動力定位系統等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相關理論、方法、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現任教育部高性能艦船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力學委員會成員,武漢理工大學船動學院智能船舶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科技成果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評審專家。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軍委總裝備部共用技術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研究所合作項目及企業委托項目4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8項。

          教育經歷

          2007.01-2009.12:哈爾濱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后出站

          2001.09-2005.07:華中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8.09-2001.05: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4.09-1998.07: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1.07-今:武漢理工大學

          科研項目

          [1]面向船舶智能航行的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51879210),主持。

          [2]深海工作平臺多推進器XXX,中央軍委總裝備部共用技術項目,主持。

          [3]基于視覺信息感知與操縱知識推理的橋區船舶航行安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50909079),主持。

          [4]船舶動力定位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研究,中國船舶集團第712研究所,主持。[5]岸基傳感器探測情報分析與模擬研究,中國船舶集團第709研究所,主持。[6]船式平臺動力定位能力分析軟件開發,耐德克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主持。[7]船舶動力定位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歐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持。

          [8]基于視覺信息感知與操縱知識推理的船-橋避碰模型研究,教育部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09109),主持。

          [9]船位推算與運動模型研究,中國船舶集團第709研究所,主持。

          [10]輔助人工目標識別建模與設計優化,中國船舶集團第709研究所,主持。

          代表性論文

          及著作

          [1]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Vessel with Thruster Faults Based on the Neural Modifie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51(9): 5905-5917, 2021.

          [2] PD Control with RBF Neural Network Compensation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5(6):772-780, 2021.

          [3]Curved path following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with heading amend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51(7): 4183-4192,? 2021.

          [4]基于LESO無人水下航行器魯棒動態面懸停控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9(8):98-103,2021。

          [5]面向船舶智能航行的多尺度目標檢測算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9(5):50-55,2021。

          [6]水面圖像目標檢測的強語義特征提取結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9(4):38-43,2021。

          [7]傳感器數據異常下動力定位魯棒狀態估計方法大連理工大學學報,60(6):610-618,2020。

          [8]智能船舶循跡控制方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8(8):103-108,2020。

          [9]基于無源觀測器的小波神經網絡故障診斷方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8(4):91-96,2020。

          [10]一種面向船舶智能航行的海上目標實時跟蹤算法大連理工大學學報,61(1):30-35,2020。

          [11]面向智能船舶的自動靠泊魯棒自適應控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8(3):25-30,2020。

          [12]模型不確定下無人艇編隊魯棒自適應循跡控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7(8):71-76,2019。

          [13]基于正交神經網絡的動力定位自適應控制器設計大連理工大學學報,59(2):172-178,2019。

          [14]面向智能船舶的自校正加權融合估計算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7(3):25-30,2019。

          [15]船舶動力定位系統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2016。

          所獲獎勵


          國際交流

          與合作


          招生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與信息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應用數學、電氣自動化等。

          畢業生

          主要去向

          中國船舶集團第701研究所、第702研究所、第709研究所、第712研究所、第715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第615研究所,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奧克蘭大學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下載:
            1. <bdo id="6no8i"></bdo><menuitem id="6no8i"></menuitem>
              <track id="6no8i"><div id="6no8i"></div></track>
              1. <bdo id="6no8i"><optgroup id="6no8i"><thead id="6no8i"></thead></optgroup></bdo>

                <bdo id="6no8i"><dfn id="6no8i"></dfn></bdo>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