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do id="6no8i"></bdo><menuitem id="6no8i"></menuitem>
        <track id="6no8i"><div id="6no8i"></div></track>
        1. <bdo id="6no8i"><optgroup id="6no8i"><thead id="6no8i"></thead></optgroup></bdo>

          <bdo id="6no8i"><dfn id="6no8i"></dfn></bdo>

          朱凌

          發布日期:2014-04-18

          姓名:朱凌

          性別:

          出生年月:1962.06

          職稱/職務:教授、博導

          綠色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武漢理工大學威海研究院院長

          學位/學歷:博士/研究生

          郵箱:lingzhu@whut.edu.cn;  

           

          個人簡歷:

          長期從事船海結構安全可靠性與完整性、艦船抗爆抗沖擊、船舶規范研發、船海結構流固耦合動力響應等方向的研究,具有25年國外著名大學、國際著名船級社等機構的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經驗。至今,在國際重要雜志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

          碩士畢業后留校任助教、講師,1988年獲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生獎學金和英國海外研究生獎學金,師從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格拉斯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任、海洋結構物雜志(Marine Structures)創刊人Faulkner院士攻讀博士學位,于1990年取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完成后,在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機械工程系主任、國際沖擊工程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主編Norman Jones教授指導下從事合作研究,任英國煤氣公司(British Gas)煤氣管道碰撞損傷課題顧問。隨后,擔任英國帝國化學工業(ICI)戰略發展研究項目研究員,并與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工程系主任、斷裂力學專家Atkins教授共同從事ICI生產的新型先進復合材料及金屬材料的破壞模式和力學性能研究。1993年獲英國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青年科學家研究獎金,并獲英國工程科學研究署(SERC)、海事技術局、Yarrow造船廠、美國船級社(ABS)資助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任研究員。之后在英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歷任專家造船師、高級專家和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的安全性研究與規范研發、船海結構的破壞分析研究、船舶事故調查與分析;代表勞氏船級社參加麻省理工學院(MIT)領導的國際性聯合研究大型項目的管理和技術支持,90年代中期擔任了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大會(ISSC)專家委員會委員;代表勞氏船級社參加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專家工作組,制定船舶規范的指導性文件;多次牽頭主持大型船舶規范研發項目和海上事故調查,并把相關成果納入船級社船舶建造規范;先后在技術規劃部、研發部和產品開發部任職,作為一系列設計、強度評價、規范制定及國際性聯合項目課題的負責人、項目經理,負責項目效益費用規劃及風險分析,為世界各地船廠和勞氏船級社審圖中心提供勞氏船體規范技術答疑和技術支持;開發專業軟件,撰寫了多份技術報告,主持和參與了20多個科研項目。

          20135月起在武漢理工大學全職工作,擔任武漢理工大學特聘教授、湖北省高端人才特聘專家、交通學院院長;建立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沖擊與流固耦合實驗室創新研究團隊;主持和參與了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及企業技術服務項目。依托武漢理工大學高性能艦船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負責籌建了抗爆抗沖擊研究所,主要圍繞艦船爆炸沖擊動力學、艦船抗爆抗沖擊防護材料與結構兩個方面開展研究;2015年至今,擔任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大會(ISSC)專家委員;推動武漢理工大-南安普頓大學高性能船舶聯合研究中心、武漢理工大-布魯納爾大學結構安全與完整性聯合研究中心及武漢理工大學-里斯本大學極端載荷與響應聯合實驗室的建設。2016年當選英國皇家造船師學會會士(Fellow of RINA)。擔任中國造船學會理事、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新材料應用技術學組組長,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主編。

          研究方向:

          綠色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

          結構安全可靠性與完整性、失效分析與規范開發;

          結構優化、新型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及應用;

          結構在爆炸、碰撞、冰、水動力沖擊載荷作用下的非線性動力響應

          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及新型裝備研發。

          主講課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前沿

          船海結構安全與規范概論(雙語)

          結構可靠性與風險評估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船體板在強動載荷下的飽和沖量研究

          工信部高技術船舶專項子課題:極地小型郵輪典型結構冗余設計標準研究;

          深中通道沉管浮運安全參數研究;

          浮式核能發電平臺規范研究;

          甲板結構設計及優化研究;

          船體極限強度分析及實驗研究;

          船舶與海工裝備砰擊問題理論與試驗研究

          海洋平臺的碰撞和抗沖擊結構研究及設計;

          冰區船舶受力分析結構模型,結構規范及結構加強;

          民船、軍船船舶碰撞觸礁和極限強度研究

           

          學術兼職:

          英國皇家造船師學會會士(Fellow of RINA

          英國國家工程局特許工程師C. Eng, 歐洲特許工程師Eur. Ing

          中國造船學會理事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新材料應用技術學組組長

          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大會(ISSC)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際船舶力學大會, MarStruc, 專家委員;

          船舶、海洋及深海結構安全與可靠性會議(SAROSS2018SAROSS2021),聯席主席

          國際海洋和極地工程會議(ISOPE)的技術委員會委員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主編

          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委員

          沖擊與安全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寧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獲獎情況:

          2019年湖北省高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2018年湖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16年第六屆中國僑界創新創業人才獎;

          19932, 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青年科學家研究獎金

          1988-1990年,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研究生獎學金和英國國家海外學生獎學金(ORS

          指導本科生、研究生在全國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10余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下載:
            1. <bdo id="6no8i"></bdo><menuitem id="6no8i"></menuitem>
              <track id="6no8i"><div id="6no8i"></div></track>
              1. <bdo id="6no8i"><optgroup id="6no8i"><thead id="6no8i"></thead></optgroup></bdo>

                <bdo id="6no8i"><dfn id="6no8i"></dfn></bdo>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