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9-05
1、專業簡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領域涉及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管理中的全部理論和工程問題的應用學科。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是一門兼具理論與實踐、具有較強工科屬性的學科,是國家交通設施建設和國際貿易發展的支柱學科,著重面向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三大領域的重大需求,服務國家“一帶一路”、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戰略,為交通、水利、土木、海洋工程等行業輸送大量從事水工結構物設計、港口建設與管理、航道整治、海岸防護、海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
??
應用領域示例:深中通道跨海橋隧工程
2、專業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本專業著重面向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三大領域,培養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以及相關工程領域(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等)的基本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在水利、海洋、能源、交通等部門從事港口與航道工程、海岸與近海工程、工程環境的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工程地質、測量學、工程材料、工程水文學、河流與海岸動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水工鋼結構設計原理與設計、港口海岸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與渠化工程、水運工程施工、港口規劃與布置、港口航道工程專業英語、港口航道工程綜合實驗等。
特色課程:水工結構建模與分析、水工建筑物檢測與健康診斷、近海與海洋工程(雙語)、結構動力學(雙語)、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等。
3、專業特色與優勢
專業優勢: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是武漢理工大學依托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等優勢學科,面向水利、交通、海事、海洋工程等行業的重大需求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重點建設的以“學科交叉和創新引領”為指導的工程學科。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9人(占80%),擁有海外經歷的專任教師12人(占50%)。目前,已在水利工程一級學科下發展了3個主干方向:水工結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依托1個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個交通運輸部重點實驗室、2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近3年科研經費總量達到6278.9萬元,其中包括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6項。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與廣州航道局、中交四航局、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中交二航局、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等交通行業大型國企建立了人才聯合培養基地。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人才聯合培養基地授牌(上:與長江科學院;下:與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
專業培養特色:
(1)突出“學科交叉”和“雙語教學”模式,面向行業重大需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復合人才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突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和船舶與海洋工程等學科的交叉融合,針對企業亟需國際化人才和專業實踐性強等特點,在本科教學中強化學生雙語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技術人才。
(2)通過課外科技創新、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強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水利創新設計大賽、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等學科競賽為載體,與行業企業合作,面向專業、學院以及全校開展的各類創新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能力。2019年以來,獲得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6項;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4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1項;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1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項;湖北省“楚天創客”大賽最佳設計獎1項。
??
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比賽
4、學生畢業發展情況
就業情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達95.3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滿意度超過95%。大型國有企業就業比例達70%。
地域流向:就業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廣東省、甘肅省、河南省、山東省等,其中武漢市就業人數最多,占比20.83%。
行業分布:就業行業主要集中在交通建筑業、教育業,分別占比66.67%、14.29%。
知名企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等。
升學與出國(境)情況:2021屆畢業生升學與出國(境)共14人,其中國內升學12人,出國(境)2人,分別占比25%、4.17%,進入本校深造人數4人。
國內升學去向:主要進入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以及武漢理工大學等“雙一流計劃”建設高校深造。
出國(境)去向:主要是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國際化交流和境內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國諾丁漢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
優秀學生:
郭婧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1801班團支書,中共黨員,大學期間主修專業必修課程平均成績位列專業第二。在校期間,曾獲得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多次獲評“校三好學生標兵”、“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等獎勵。已保送至西北工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魏繼婕,港航專業1802班團支書,中共黨員,大學期間主修專業必修課程平均成績專業排名第三,多次獲評“校三好學生標兵”的榮譽稱號,獲得國家獎學金、社會獎學金、校獎學金的獎勵。2019年寒假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家鄉的防控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已保送至中國海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杰出校友:
史超,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2013級本科生,2018年碩士畢業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現就職于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任商法及工程主管。主持參與多個海外項目:喀麥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工程項目(該項目合同額7.94億美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一個7萬噸和一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防波堤長度為1102m,港池、航道疏浚總方量約398萬m3)、克里比深水港疏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項目、秘魯錢凱多功能港口新I期港口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超過30億美元,建設內容包括2個100萬TEU集裝箱碼頭和2個干散貨碼頭,2678米的主防波堤和230米長的次防波堤)等。
邱嶼,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2014級本科生,2018級結構工程學碩,2021級博士生。本科階段獲得2015年、2016年國家勵志獎學金2次,獲得2015年校級三好學生、2016年校級三好學生等校級獎勵共4次,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結構設計大賽三等獎,榮獲“優秀本科畢業生”稱號。結構工程2018級研究生,研究生入學專業成績第一,研究生期間平均績點4.09。研究生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1次,一等獎學金3次,校級獎勵5次,榮獲“優秀碩士畢業生”稱號。研究生階段,共發表SCI(JCR1區)論文8篇;發表中文核心論文2篇,參加學術會議2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優秀碩士論文培育項目1項,主持研究生自主創新基金項目2項,參與其他橫向項目多項。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